日前,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特病门诊前排起了长队——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皮肤病患者手握病历袋,等待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涂平教授的“一月一会”。在众多疑难病例中,一例涉及家族多代成员的皮肤病例引起涂平教授的关注。
患者自述其家族中包括儿子、孙子等多位亲属均出现相似皮肤症状,表现为面部、手部红斑发热及皮肤增厚,病程反复且存在“时起时消”的特点。患者患病多年,曾辗转多地三甲医院,多份病理报告显示表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、血管周围浆细胞聚集等特征,曾引发“早期血管瘤”“”等不同推测,最终被确诊为“慢性光化性皮炎”。
早前光镜实验显示,患者存在明显光敏感反应。涂平教授发现,症状集中分布于面部、手背等日光暴露部位,且冬季缓解、夏季加重的季节性特征显著。“防晒是基础治疗,物理遮挡比单纯药物更关键。”涂平教授强调。
在长达一年的诊疗过程中,患者尝试了甲氨蝶呤、阿莫西林、沙利度胺等十余种药物,出现药物过敏、疗效波动等情况。值得关注的是,患者反映早前的部分药物,对躯干皮疹有效但对面部无效。根据患者情况,涂平教授为其调整方案,建议持续监测肝功能,并保持良好的心态。患者表示,将按照新方案,继续积极治疗,期待早日恢复健康。
慢性光化性皮炎是一种由紫外线(UVA/UVB)或可见光引发的慢性光敏性皮肤病,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,以曝光部位(如头面部、前臂、手背)出现红斑、丘疹、斑块及苔藓样变为典型表现,可扩展至非暴露区域,其病程迁延,易反复发作,长期未治疗可能增加癌变风险。部分患者有家族史,可能与基因相关的皮肤屏障功能缺陷或免疫调节异常有关。
涂平教授长期从事皮肤科临床诊疗与教学,在皮肤病学方面有着宽广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诊疗经验,特别是皮肤组织病理诊断、皮肤肿瘤和皮肤激光美容的临床研究。自2015年起,涂平教授每月都会到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进行会诊,至今已治愈千余名患者。
4月29日,涂平教授将再次来院,有需要的患者可联系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就诊,电话0531-87941948。